7月13日,“金融改革发展与现代金融体系”研讨会暨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2018年上半年金融分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第三届中国(深圳)金融管理论坛特邀讲师吴晓求教授出席并发表午餐演讲。本文根据演讲速录整理成文。
吴晓求:中国金融的问题是发展中和结构转型中的问题。中国金融必须向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方向推进改革,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核心是推进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这种改革一定会带来业态的变化、功能的提升,也会带来新的问题。金融新业态的出现会带来新的问题,同时更会大大提高金融的效率。有时候,我们只看到改革带来的新问题,而多少忽略了金融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实际情况。如果我们只看到出现的新问题,没有看到中国金融改革这些年来的巨大进步,那是不全面的。这种趋势会对我们未来的金融改革、金融监管产生一些不当影响。
当前,我们需要对中国金融的未来进行一些战略思考。我们对一些短期问题的研究很充分,但对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充分,战略定力有些不够,有些时候不尊重客观规律,一些政策违背金融的基本逻辑,有些“强监管”似乎违背了现代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
金融对宏观经济和实体经济会有全面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用战略思维角度思考经济金融问题。大家现在都在研究中美贸易战,我不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专家学者,但我还是对它进行过深度思考。在昨天一个场合,我说中美贸易战是个历史性的事件,无论对未来的中国还是未来的世界都会带来深度、全面的影响。这是个大事件,大事件之后一定有大变革。我非常反对美国出于本国利益所采取的霸凌主义的贸易政策。中美贸易战反映了两种经济伦理的冲突,是两种经济伦理在现时代的对抗或竞辩。我们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和经济伦理的角度去作深度研究。
中国要走中国的发展道路,美国也提到美国所谓的公平贸易规则。我们搞市场经济还是要沿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推进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必须坚决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没有任何其他道路可走。我们必须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基本规则,必须推进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深度改革。中美贸易战若继续演化下去,会对二战后所形成的一些国际贸易规则、理念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会对国内经济特别是汇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最近股市、汇市、债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会有所显现。我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当前要发挥积极重要的平衡作用。当前,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减税,货币政策的重点是保持市场流动性,金融监管要注意节奏、力度,要有全局观和平衡性。
坦率地说,我对近期金融监管是持有疑问的,我不太理解这种近乎“运动性”的监管。金融的基于市场导向的结构性变革是中国金融的主流趋势,谁也别想回到那个传统金融一统天下的时代,回到那个时代中国一定会出大问题。央行最近很尽心,市场和实体经济出了一些问题,就启动降准以增加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这是央行良好的愿望,但在目前各种融资渠道都收缩、并表的情况下效果是不佳的。现在水库的水越来越满,但流到农田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因为,水渠大幅度减少了。这些政策看似很美,但效果不太明显。为什么不明显呢?因为原来并不算太违规的渠道被我们切断了、收窄了,金融创新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中国民营企业在金融正规渠道很难得到资金,相当多的是通过非传统渠道获取资金,虽然成本比较高。不少创新渠道已收缩或关闭了。风险似乎控制住了,但却极大损害了效率。这是有疑问的。
金融工具的多样性、金融业态的多元性是金融变革的必然结果,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在商业银行表内完成,那是个落后的观念,是不了解金融发展趋势的。金融结构的市场化是现代金融演变的基本方向。如果连这个都不清楚,我不知道我们如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体系有一些基本的元素,工具的多样性、结构的多元性和市场透明度等。现代金融的基石是充分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比如说,多样性、透明度。评判一国金融体系是否现代,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金融有没有有效分散风险的功能,有没有良好的财富管理的功能。这是评判现代金融体系最核心的标志,而不主要表现在有没有庞大的融资机制。
如果我们试图让金融风险回到完全可控的状态之中,那会严重阻碍金融的现代化。金融的美丽就在于不确定性,风险完全可控那不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金融监管要做的是让个体风险不至于蔓延,不至于扩展,以致于形成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的核心功能就是让风险始终处在收敛的状态,金融监管所有的功能和指标设计目标都是要让风险处在收敛状态,而不是由其任意发散。要让金融风险得到完全的控制是不可能的,那是不了解现代金融的本质。
金融最主要的作用是把一系列工具创造出来,以满足市场投资和融资需求,以分散风险,这是现代金融的核心要义。我们一定要对中国金融多一些战略性思考。要清晰地知道我们心中的彼岸、目标是什么。如果连未来的目标都不清楚,你现在做的这些事要么是无用功,要么负能量,就会很应景,与我们未来的目标渐行渐远。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如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为此必须深刻理解中国金融的发展战略和核心问题。总书记说,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金融的生命线。我们要科学、完整地理解其中的意义,不能望文生义去理解,否则本来没有风险却搞出了风险。我不认为一些已显现的金融风险一定是由经济周期引起的,不要都推到经济周期上,更不要推到金融科技上。
这是我的观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互动环节:
听众提问:我是带着问题来的,一直想请教吴老师和专家们一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还有一句话讲的是,斩断有形之手。我理解,这两个意思是一样的。美国的金融肯定是最发达的,它是靠政府来主导的还是靠华尔街来操控的?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是靠政府从上而下的战略规划建立起来的,还是多让民资来参与,靠市场的力量来形成?
吴晓求:你这个问题真是个大问题,很难的问题。蔡主席、周主席以及刘主任应该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张杰教授经常和我争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一些学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有个优势,就是学术无权威,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初心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从自己的理念出发。在金融理论研究中,金融体系分为两类,一类是英美模式,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去中介化(脱媒)比较彻底。另一类是德日模式。德国和日本保留了较重的中介化色彩,金融脱媒并不很彻底。在中国,传统的金融中介还是起主导作用。中国金融会继续维持强中介格局还是脱媒加剧?财富管理和融资活动的去中介化的趋势会不会进一步推进?我个人判断,中国金融脱媒的趋势会延续。这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也与老百姓收入增长之后。对金融体系功能改革的要求有重要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评判标准,除了消费者是否有充分的选择权外,还有投资者对资产的选择权。如果我们仍然维持过去的模式,就会严重压抑投资者对资产的选择权。中国是个大国,金融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重要内容。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其金融市场未来一定是国际金融中心。任何全球性大国的金融市场一定是全球金融中心。二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及国际地位。
判断一个国家金融是不是全球性的,上述两个指标非常重要。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在缓慢推进改革。所以,在中国,虽然金融机构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但市场力量会明显增强。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中国金融结构的变化,证券化金融资产比重在显著提升,狭义口径已经到了50%,未来还会上升。这说明中国金融的功能在发生重要变化。这个变化在悄然地进行着,是市场推动的,是人们的需求推动的。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这样的金融体系:第一,金融市场是国际化的,甚至是国际金融中心;第二,中国金融又具有某种自己的特色,去中介化可能没有那么彻底,但去中介化的趋势会延续。这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金融体系,市场会在配置资源中占主导性或决定性的作用。
周延礼(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教授,对您来说可能是个简单问题,但又是一个学术问题。当前金融业能够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金融的均衡性发展。现在你认为它的痛点、难点是什么?现在大家都感觉到处难事,没有简单的事,大家都感到风险到临界点了,马上要爆发了。做金融的都知道,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均衡性发展是我们的目标。金融和经济发展能够协调,服务好实体经济,服务好宏观经济的发展。
吴晓求:周主席提的问题非常重要。实际上,中国金融现在出现的问题远比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复杂多了。那个时候,总理一声令下问题全解决,现在一声令下解决金融问题就比较困难,因为现在金融的问题很复杂,是全方位的。金融的均衡发展最重要有两点:一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一定要在逻辑上把这两者的关系理清楚。我始终认为,金融创新在先,监管在后。没有金融创新就没有后来不断变化了的金融监管。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得益于过去包容式金融监管。如果没有包容式监管,中国金融很难有今天这样的格局,跨越式发展不可能实现。同时,金融创新不能永远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野蛮生长一段时期后,一定要让金融创新纳入监管之中,把灌木丛里的几棵树培养成参天大树。
第二,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的生命线和基石,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金融。这点大家都能理解。难点是,金融怎么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还是被动的、适应性的?这不一样。我认为金融必须通过改革和开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它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除融资外,还有跨期的风险配置、财富管理、并购重组和高效率的支付服务等。
上述这两条做好了,中国金融的均衡性发展就有保障了。
【文章来源于人大重阳、网络,文章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