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感悟】QFA第四期学员陈宇昊:拓展所感与经济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30   浏览:4

对于多次参加拓展的"老油条"而言,这次由中国金融管理师(QFA)培训班项目组组织的QFA团队拓展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此次我将运用经济学当中的一些现象并结合此次拓展活动展开思考。

这次,我想讲一个与经济学有关的故事...

640 (31).jpg

QFA第四期学员、拓展一组(金英队)队长:陈宇昊

拓展当中有一个环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五个项目任选,第一个完成项目的团队有极高的加分,第二及其他只能得到极少的分数;后完成者如果刷新了之前的记录可以加更高的分数。这个游戏实际上就好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个领域的老大或者说独角兽,尤其是最先进入行业的更是如此,可以牢牢的把控整个市场,任何后来者如果不是做得特别优秀或者很有特色,都不太具有竞争力,都有可能会被行业老大挤出市场。因此,要想在行业内占据一定的地位,时机很重要,进入得早可以吃肉,进入晚了可能连汤都没得喝。因为任何一个市场都不可能是无限大的,都会有瓶颈和天花板。这恰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几年前互联网金融火热的时候,不管啥企业,做实体的还是金融的,一窝蜂上搞P2P网贷平台。各家平台的套路大同小异:找国企央企地方政府、大型民营企业做背书、明星代言、担保公司担保、高息、送各种礼品、社区超市拓客、疯狂广告宣传等等…

然而,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也是有限的,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家不盈利一直贴钱的平台,等到国家监管趋严,行业风投逐渐消失的时候,大量平台纷纷选择退出或者跑路,等到今年整改大限结束以后只会存活更少的平台。目前还存活的平台大多是进入行业较早的那批,一般都是有较强背景实力、创新能力较强、引领行业趋势的那些企业。那种跟风进场、背景实力一般、产品没有什么特色、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型平台正在慢慢消失。回顾这几年互金行业的发展,真算得上是一地鸡毛,大多数企业都是当了炮灰。目前还在快速发展的私募行业,个人认为目前私募公司也是大量过剩,盈利的不多,大多数是在重复化经营,产品同质化严重,几年后可能也是类似的局面。

640 (32).jpg

微信图片_20230804112625.jpg

640 (33).jpg

这个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五个项目任选,都可以加分,实际上也类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选择优势领域纵深发展,而不是全部领域都涉足,最后一无所获甚至资金链断裂,今天的乐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乐视的堕落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最开始贾跃亭的野心和他掌握的资源不匹配以及他的扩张战略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结局。并不是看不起他作为企业家的宏图大志,乐视的生态其实是挺有想象空间的,只是步子迈得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进入新能源汽车这个挥金如土的领域之后,资金链彻底绷断了,孙宏斌一大把钞票扔进去也是无济于事。现金流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而全的横向发展战略不适合普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特定领域里深耕才是王道,这方面,我们尤其应该学习日本和德国人的匠工精神。他们的企业可以传承几代人,只做少数几个产品,做精做强,不上市融资不圈钱,专注于产品本身。我们国内的企业就不一样了,很多都是脚跟没站稳就想着上市套现,并购重组又可以美化财务报表,什么行业都来搞一搞,所以A股市场垃圾遍地也就不奇怪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游戏所感所悟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更有意义。